哈希游戏- 哈希游戏平台-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
据介绍,邢球痕1930年9月出生于浙江嵊州,1954年12月加入中国,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1958年进入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研究室工作,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四室技术员、组长,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所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四院41所研究室副主任、所长,航天(航空)工业部四院院长,航天四院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顾问等。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研制过程中,他将复合推进剂、内孔装药设计、喷管设计等技术应用于直径300毫米到1000毫米以上固体火箭发动机上,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采用复合推进剂、具有内孔燃烧新型装药设计的300毫米固体火箭发动机。他参与研制了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用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变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他主持研制的某一型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于1966年试车成功,其性能达到美国北极星导弹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水平,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展史上的一项突破。
1982年初,邢球痕提出研制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想。第一级、第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分别采用D406高强度钢壳体和纤维缠绕壳体、丁羟推进剂、翼柱型装药、柔性全轴摆动喷管等新技术。邢球痕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来贺信,贺信中指出:“这表明我国战略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又取得了可喜的新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战略武器研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